在湖北随州市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,通信、电力、交通监控等各类杆线在城市道路、乡村田野中呈现“多杆林立”的乱象。以随县石材产业园为例,园区内通信杆、监控杆、路灯杆等并行设立,线缆在空中交织成“蜘蛛网”,不仅影响市容市貌,更存在安全隐患。据统计,随县部分乡镇因杆线杂乱导致的交通事故和电力故障年均超过20起,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元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随州市政府联合经信局、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等部门,依托共建共享协调机制,推动“四杆合一”项目落地。该项目通过整合通信、电力、监控、照明四大功能,实现杆路线缆的共建共享,显著减少杆线数量,优化线缆布局。
杆体结构创新
“四杆合一”杆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将通信基站、监控摄像头、LED路灯、交通指示牌等功能模块集成于一体。杆体材质选用高强度钢,表面进行防腐处理,确保在随州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。例如,在随县吴山镇试点项目中,新型杆体高度达12米,承载能力提升50%,可同时挂载4G/5G基站、高清摄像头等设备。
智能化管理系统
每根“四杆合一”杆体配备智能网关,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。通过物联网技术,管理人员可远程调节路灯亮度、监控设备运行状态,甚至对故障设备进行精准定位。以随州曾都区某商业街为例,改造后路灯能耗降低30%,故障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5分钟。
安全防护升级
针对随州地区雷电多发特点,杆体配备三级防雷系统,包括避雷针、接地网和浪涌保护器。在曾都区某路段实测中,防雷系统成功抵御了多次雷击,设备完好率达100%。
经济效益显著
以随县柳林金桥村为例,“四杆合一”项目整治线缆15公里,拔除杆塔42根,直接节省土地资源50亩,土地流转收益增加200万元/年。同时,杆体共享模式降低了运营商的建设成本,预计全市每年可减少重复投资超5000万元。
社会效益突出
在随州高新区某新建小区,“四杆合一”项目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、智慧安防无死角。居民通过手机APP可实时查看小区监控画面,安全感大幅提升。此外,项目还为农村直播电商提供了稳定的网络支持,助力农产品上行。
生态效益凸显
通过整合杆线,随州市减少了约30%的混凝土基础施工,降低了碳排放。同时,智能路灯系统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亮度,每年可节约用电约200万度,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600吨。
随州市“四杆合一”项目的成功实践,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未来,随州将进一步拓展“四杆合一”的应用场景,例如在景区部署环境监测传感器,在工业园区集成能源管理模块,打造“一杆多用、多杆合一”的智慧基础设施体系。同时,随州还将探索“杆线资源交易平台”,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源,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联系电话
微信扫一扫